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收藏本站
网站首页特色产品企业推荐供求信息建材资讯展会招商图片中心新闻动态建材市场
首页新闻中心建材招商  
 
海南高质量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来源: 点击数:6228次 更新时间:2025-11-12

 

坚持生态立省不动摇,滚动实施“2+N”生态文明标志性工程

海南高质量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记者 周晓梦
2025年11月12日08:07 | 来源:海南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海南高质量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航拍五指山市毛纳村。 孟志军 摄

  自贸港的生态故事,如何演绎?

  雨林深处栖息地的修复让海南长臂猿越住越“豪华”、产自五指山的大叶茶经碳足迹核算后被认定为“低碳茶叶”、东方一处海上风电场建设特意为海洋生物留出一片“生态走廊”……

  从山川到海洋,越来越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写在海南的绿水青山之间。

  1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工作汇报时指出,生态是海南一大优势,要守护好这份家底,坚持陆海统筹,持续抓好突出环境问题整治,高质量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沿着正确的方向,道路越走越宽阔。海南始终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之大者”,坚决扛牢高质量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使命担当,努力把海南打造成为向世界展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成果的重要窗口。

  A

  筑牢底线:在更优生态环境中展现海南亮色

  青山绿水,珍存永恒记忆和嘱托。

  “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南的亲切关怀令人倍感振奋,深感使命光荣、重任在肩。”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毛东利表示,近年来,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加强陆海统筹、区域联动和协同治理,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连续4年在国家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一流水平。

  生态海南,绿色发展。近年来,我省持续有力推动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治,在牢牢守住生态环境质量底线上下功夫,确保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差——

  生态环境底色“向新”。去年,我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8.9%,高于国家下达海南98%的年度考核目标,已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地表水水质优良率、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均为“十四五”以来最优水平。

  督察整改进度“刷新”。我省以督察整改为抓手,推动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任务实现“清零”,第二轮整改任务有力收尾,第三轮整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美丽地标“上新”。近年来,我省分领域推进美丽海南先行示范,美丽河湖、美丽海湾等“美丽系列”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五源河、三亚河和文澜江入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三亚湾、海口湾、七连屿和海棠湾入选全国美丽海湾优秀案例。

  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焕新”。截至目前,我省新增修复珊瑚礁27.8公顷,修复海岸带3.6公里,修复滨海湿地面积240亩。近5年来,全省累计新增红树林近3万亩。

  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更新”。去年,我省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持续下降;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居全国第一;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比重位居全国第二;森林覆盖率持续保持62%以上,生态质量指数(EQI)持续为优级。

  省情特殊,责任特殊。海南的过去与未来,在绿水青山间延续。

  从全国来看,海南的生态环境不仅是海南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全国人民的宝贵财富。这片拥有不可多得自然资源的土地备受瞩目,它最大的本钱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之一也在生态。

  从自身来看,热带岛屿生态系统和环境资源敏感脆弱,如何保护海南生态环境、如何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能损害后代人利益,这是事关现实和未来发展的问题。

  并且,生态环境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没有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自贸港,建设生态环境世界一流的自由贸易港、打造美丽中国靓丽名片是我们肩负的特殊使命。

  正确路径的选择,源于理念的高度。如何守护好这份家底?前行之路上,海南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始终牢记“生态”二字。

  “五指山市森林覆盖率接近90%,是海南自贸港的重要生态屏障。我们将时刻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保护好热带雨林,精心打造林茶、林果、林游、林养等特色产业链,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五指山市委书记朱宏凌说。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处(能源局)副处长黄晓松提到,我省能源生产、消费结构得到优化、能源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全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海南样板”。

  “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嘱托,坚决扛起生态保护的政治责任,统筹推进各类自然保护地建设与管理,通过系统开展科研监测,持续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为高质量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贡献智慧和力量。”省林业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处处长周润邦说。

  “守护好这份家底”,海南铭记在心,落实于行。

  B

  创新突破:高质量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无废岛”,这个看上去稍显陌生的概念,正逐步渗透人们的生活。

  “到2030年,4个地级市和昌江黎族自治县按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要求推进,形成示范引领;其余市县分类别、分领域梯次推进,形成‘无废岛’建设格局。”今年7月出台的《海南省深化推进“无废岛”建设工作方案(2025—2030年)》,为“无废岛”建设明确“时间表”和“任务单”。

  遥远的概念一步步被拉近。目前,我省明确要分梯次、分领域、分类别推进“无废岛”建设,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推动降碳减污协同增效。

  启动“无废岛”建设,意味着又一项标志性工程落地实施。近年来,海南聚焦优势所在和国家所需,生成一批标志性工程,持续滚动打造,扎实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成效显著,极濒危物种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从2019年的4群30只增长至7群42只;

  “绿电”“绿牌车”走进千家万户,目前我省电力装机约2500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超85%,60%以上的新增装机来自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

  首创全域“禁塑”制度体系,可降解塑料制品替代率达80%。“禁塑”推动生物降解制品产销再创新高,去年全省生物降解材料产业总产销2.6万吨、产值4.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9.8%、68.3%;

  “绿色”房子越来越多,我省装配式建筑项目在新建建筑中的面积占比,已从2020年的30%持续攀升至2024年的75%,实现了跨越式增长。经验做法纳入住建部《装配式建筑发展可复制推广经验清单(第一批)》目录。

  持续开展“六水共治”,去年193个省控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率96.9%,创近十年最优水平,主要污染治理指标均大幅提升或优于国家目标要求;

  博鳌零碳示范区建设,全面积累从规划编制、项目落地到运营管理的全链条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博鳌模式”;

  此外,我省还启动“无废岛”建设,推动中欧(保亭)绿色数字创新合作区、重点低碳园区等标志性工程落地实施……

  各项标志性工程进度持续更新、“重头戏”的落地,既发挥其牵引、示范作用,更为海南生态筑牢优势。

  “我们坚持生态立省不动摇,滚动实施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和低碳岛为主体的‘2+N’生态文明标志性工程,打造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示范项目,广泛深入开展国际合作,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加快建设生态一流、绿色低碳的自由贸易港。”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张静表示。

  锚定、追求,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海南,不仅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上改革创新、先行先试,也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作出表率。

  2020年以来,我省有关部门制(修)订生态文明领域省级地方性法规40余件,其中多项立法实践走在全国前列;

  承接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国家试点15个,“塑料污染系统治理机制”等62项经验做法案例获得国家部委肯定或推广……

  一项项创新探索、一次次突破藩篱,海南推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落地落实,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探路导航”,在建设美丽中国进程中彰显海南担当、贡献海南智慧。

  C

  不断前行: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深秋时节,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斑驳光影。

  家住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的王进友,对这片雨林再熟悉不过,虫鸣、树影,是他和祖辈共同的记忆。如今,他以国家公园生态管护员的新身份,将足迹一遍遍印在雨林深处。

  “靠着国家公园,我们村出了名,村里游客越来越多,我们的山货和茶叶被很多人喜欢。”村民王进友在生产之余,担任生态管护员每月给他带来增收将近1000元。

  毛纳村乡亲们日子越过越好,“靠山吃山”有了新的演绎方式。

  “我们将完善社区参与机制,持续推进‘园地’融合发展,探索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进一步筑牢海南自贸港绿色发展屏障,坚决守护好海南的生态家底。”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陈康说。

  国家公园建设犹如一扇窗口,透过它,可以清晰看到,守护绿水青山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长远发展的“必修课”。

  放眼全省,“点”绿成“金”的具象化,在多元场景中展现蓬勃活力——

  在产业项目落地上,我省充分运用“三线一单”成果,早期介入,精准识别优先保护单元,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的精细化管控要求,优化选址选线和空间布局,预防和解决开发与保护的矛盾,引领地区高质量发展。

  在重点园区内,环保、节能、低碳是招商引资的“门槛”,也是园区建设与运营的“标配”。

  在标志性工程中,清洁能源岛和清洁能源汽车推广、装配式建筑等,既引领能源、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绿色发展转型,也带动风电装备制造、装配式建筑、全生物降解塑料等新兴产业在海南从无到有、蓬勃发展,让产业发展的底色更“绿”。

  在“两山”转化路径探索上,我省完成五指山大叶茶碳足迹核算研究、碳标识生态价值提升方案,试点建立热带滨海城市GEP评价考核体系。赤田水库跨区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入选全国典型案例。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等多个大型活动实现碳中和。

  在工厂车间里,绿色低碳切实可感。目前,我省梯度培育评选出省级绿色工厂44家,累计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30家,洋浦经济开发区获评“绿色化工园区”。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从生态治理的常抓不懈到绿色产业的创新发展,近年来,我省牢固树立和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优先的理念贯穿于发展的肌理之中不断前行,持续提升发展的“含绿量”和“含金量”。

  “下一步,我们将自觉在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大局中统筹谋划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全力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和生态系统优化,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增强绿色发展动能,高质量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海南实践取得重大进展。

  时间丈量着每一寸坚持和付出。看见多远的过去,才可能预见多远的未来。

  二十多年前,海南建设生态省,如今作为全国四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有责任、有义务做出一些能够在全国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的工作。

  “我长期关注海南,有几点体会:体制改革看海南、陆海统筹看海南、‘两山’转化看海南、清洁能源看海南、绿色生产生活看海南。”对于近年来海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实践经验与理论创新,以及海南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独特魅力与显著成效,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林震如是评价道。

  站在新起点上,海南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以高水平生态保护支撑自贸港建设,阔步向前。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海南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首次突破50万辆
 

网友点评
没有点评
参与点评

 用户名: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说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lelvw V 1.9.0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 琼ICP备09004330号-1
邮件:hnjccp@126.com 电话:0898-65335639  城市:海南省海口市海府路73号 联系人:唐总监